我的理财思路2020

这两天和朋友聊起理财相关话题,就想着整理以下我的投资理财基本思路。只是个人总结,不构成投资建议。(全是骚操作,轻喷

整个思路大概分为四个部分(当然,事实上这四个部分其实就是我自己那套所谓财政系统背后的四个子系统,或者我更喜欢直接说四个部门):现金流管理,预算管理,投资管理,审计。


现金流管理

虽然最终结果上,我的确经常会因为财务原因不得不节衣缩食。比如饿肚子,或者花了半年左右凑一张显卡等等。但这其实是预算管理的问题。现金流管理的主要任务其实和上述结果相反,现金流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随时保证持有的现金能够维持稳定的开销。

我自己的现金流管理里有三个主要概念:1. 现金;2. 短期债务;3. 外部信用。

现金

首先定义现金。得益于大环境也迫于大环境,我只把活期储蓄视为现金。也就是说,纸币、硬币、微信钱包、支付宝以及以余额宝为例的各类货币基金均不被视为现金。

其中纸币、硬币、微信钱包、支付宝目前暂时啥都不是。

纸币、硬币可能未来会弄个物资管理系统来管理这一块,也就是说纸币和硬币和手机都被统称为“东西”。

微信钱包、支付宝暂时被搁置,往微信里转钱被视为支出。

以余额宝为例的货币基金由投资管理系统负责,也就是视为投资而非现金。

短期债务

短期债务的定义基本就是从企业的流动负债的概念上借过来。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可能会把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视为短期债务,而我显然撑不住一年,我这里将短期定义为2-4周。因为我又不用真的出资产负债表,所以并没有一个特别固定的数字。

主要的短期债务由信用卡和预算管理系统构成。

信用卡造成的短期债务自不待言。预算管理系统产生短期债务是“预算”一词在现金管理系统中的定义造成的。站在现金管理部门的视角,已经确定分配的预算之所以可以在现实中实现支付,是因为预算的本质是债券。相比现金管理部门将现金直接交付给预算管理系统,我选择让现金管理部门向预算管理部门发放债券。当预算系统想要真正支付的时候,本质其实是预算部门拿着这个债券向现金管理部门要求赎回,然后对外实现支付。(虽然实际的操作就是支付宝扫个码,2333)

另外,房贷(假如有的话)不是短期债务,事实上因为我没有太多“长期”债务,因此也没有东西管理短期债务以外的个人负债。

外部信用

信用其实就是所有信用卡额度总和。非常简洁的概念。外部信用减去当前信用卡剩余额度,就可以得出当前短期债务中的信用卡部分。

运作方式

基于现金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再结合现金管理的三个概念,不难得出一个简洁的现金管理方式:任意时刻,持有的现金额应该维持在短期债务的1.5到2倍之间(借鉴了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的概念)。

因为预算被视为短期债务,因此按照上面的算式。只要预算管理部门不出问题,那么就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开销。(饿肚子一定是隔壁部门的锅)


预算管理

在我的运作方式中,预算管理承担了投资理财以外很多其他的功能。但这里就只在投资理财的范围描述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在未来的2周有哪些开销。

只明确2周的原因是,4周变数太大很难预估。1周太短需要需要频繁分配预算,不利于预算管理的其他目的。至于预算怎么分配的这个就是一个非常长的故事了。

但总之,预算管理采用的方式是预先确定了未来的花销一定在这个范围内。如果对预测未来感到不适,个人建议是以历史数据预估一个值。因为预算管理对于其他部分的意义只在于描述支出。


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的任务就是追求一般意义上的用钱能实现的投资回报。如之前提到的,各种货币基金被视为一种投资。锻炼虽然也是某种意义上对自己的投资,但这并不是用钱实现的,因此不属于投资管理部门。除此之外,借给别人钱会被视为买了这个人的债券,虽然大多数时候收益率是负数(这就是为啥我讨厌走公司报销)。

显然,由于现金管理部门最高只准备2倍的现金。因此我大多数资金都由投资管理部门操作。再次申明,只是个人总结,不构成建议。

投资上限

投资上限是我自己搞得一个骚操作。任何一项投资应当保障其投资方向与其他投资方向不重复,同时限定每项投资的额度必须低于一定数额(由于收益导致超过额度的,不要求强制赎回)。

由于我是相当保守和厌恶风险的。虽然我已经意识到不得不相信自己和他人,但就目前,在投资这个问题上,我基本不相信任何判断,不论是人还是机器。所以即使我认为某个股票或基金一定会大涨,并且保守估计会涨300%,我也没有理由相信我的认识是正确的。出于人性的贪婪,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额度规则,结果很可能就会抵不住自己分析判断的诱惑。

投资结构

我个人的观点是:维持一个良好的投资分布结构优于对于投资项的选择。虽然就2020年的结果来说,20%-50%收益率遍地走的时候,我的内部收益率只有6%,低于审计部门要求的7%。

我个人的投资大概分六个部分:1. 债券;2. 混合对冲型投资;3. 股票;4. 现金;5. 反不可抗力投资。6. 外部债务。

我的投资策略大约是债券铺底,大约会是金字塔的底部(参考测试金字塔)。这里的债券除了非常明确的不包括可转债(因为完全不懂,所以完全不碰)之外,基本不限。以基金为主,选择方向就是看一眼重仓的债券的企业的主营业务大概没有重复就行。主要思路就是分散投资,力求维持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率。

股票部分大概就是金字塔的顶部。没啥说的,看好啥买啥。但是显然,这部分投资对收益的要求肯定不适用审计部门的7%。稍微秀一下的话我就只能说,我19年11月左右我主要持有消费和医药,后面没动。当时只预期持有几个月,结果就到了21年。

混合对冲型投资大约以偏债的混合型基金为主,大概是金字塔的中部。这块的主要思路其实就是把我对债券和股票的分配思路的结合之后外包给别人帮我搞。在给定某个债与股的大概比例的情况下,如果不加其他限制,基金经理高概率比我专业多了。就过去两年的情况看,确实人家比我牛逼。

现金主要是指货币基金。这块就是拖油瓶,妥妥拉低整体收益率。2020年收益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现金持有过多,这个是我2020年的一个失误。这一块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现金管理兜底,以防突发状况时现金流不足。这一块我未来可能想做一个“中央政策管理系统”来负责这类跨系统协调以及“修灯塔”的工作(不然真的拖死收益率)。

反不可抗力投资主要包含黄金外汇。主要任务是应对包括战争、中央银行破产在内的不可抗力。并不是说不信任某一个具体的银行或者某一个具体的国家,单纯只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一块虽然有很强的对抗风险的意图,但是这一块手动操作还是能有不少收益的,看看金价就知道了。

外部债务主要是公司报销,亲戚朋友找我借钱。显然是拉低整体收益率的操作。虽然有点反社会和背人情,但我还是会对每一笔贷款设定利率。(令人厌恶的,公司报销虽然很快就会偿还,但是如果站在贷款的角度,公司其实从我这儿拿了一笔无息贷款!)


审计

审计的任务就是对上面三个部门的任务进行考核,以确保它们在正常工作。由于“中央政策管理系统”现在还没构思的特别完善,除了预算部门承担了一部分行政职责之外,规则的制定目前主要还是我自己拍脑袋(比如为啥是1.5到2倍的现金?因为这是两个整数)。因此审计的结果还是我人工观察,来从全局调整上面三个系统的政策。

现金部门的主要考核内容就是现金流健康的天数。审计会明确指出需要减少或者增加多少现金。这也是投资管理部门持有货币基金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一笔钱,那么投资部门可能将被迫赎回一些其他主要的投资项。

预算部门主要的考核内容就是预算的合适程度。由于预算本身牵涉甚广,预算的制定受很多因素影响。就审计的角度,全局会有个对开销的宏观预估,对于每个预算项长期低于宏观预估,那么可能要考虑是否应该调高相关预算;相反如果长期高于预估,甚至产生预算堆积到迫使现金准备畸高,就要考虑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需求。(在预算问题上,审计更多是建议,事实上,预算可能因为政策性倾斜,临时动员等等原因制定各种和审计结果相悖的政策)

投资部门的考核内容非常简单和单一:就是投资部门的所有投资项的内部收益率,要求内部收益率高于7%。这里我的一个骚操作是,对于没有赎回的投资,在计算内部收益率时,假设这些投资已经在此时全部按此时的净值进行赎回,然后再计算内部收益率。


以上就是我整体宏观的理财思路。现在各个方向已经逐渐的分离开来,甚至我自己已经习惯直接称之为“部门”了。

未来会加强各个方面的独立性。比如预算被视为短期债务这一点,虽然在实际操作上没有产生直接影响,但此后现金部门与预算部门脱钩,再往后现金流的健康情况就实现了量化(而且概念少了,代码也少了)。

蜀ICP备19018968号